今天品鑒的茶是四川茶友寄來,包裹里有兩個茶樣,一個是2020年鳳慶古樹、一個是2019年古樹拼配。因為個人認為鳳慶那邊的茶大部分制作成普洱生茶不是特別好,比較適合制作滇紅也就是咱們的紅茶。今天就品鑒一下2019年古樹拼配茶,看看拼配的情況怎么樣,拼配的品質(zhì)如何。
茶重8.5克,從形狀上看這個茶是從一個茶餅上拆下來的,茶餅的松緊度挺合適的。松緊度比較合適的情況下,在洗茶的時候悶十來秒就差不多了。湯色呈淡黃色還是比較透亮的,到現(xiàn)在兩年差不多,看起來這茶湯也屬于正常。掛杯香是冷杯香,香氣比較濃郁,香型稍微復(fù)雜一點,蜜香中帶有比較復(fù)雜的花香味,用語言很難描述。茶湯香就淡了一些,不如掛杯香好,有重萎凋的那種味在里邊。
5泡茶喝完了,葉底也是比較雜,大概有3-4種茶,有紅梗、紅葉,紅梗稍多一些,紅葉也有,也就是說這個茶殺青不及時,攤晾的時候茶葉的厚度厚了,所以產(chǎn)生了前發(fā)酵,前發(fā)酵是過了一點。紅梗的原因就是殺青的時候殺得稍稍的不夠了一點點,或者就是采摘下來沒有及時殺青,因為茶梗里含水率比較高,容易產(chǎn)生紅梗。還有一個可能性,它就是夏茶,雨水下地以后也很容易產(chǎn)生紅梗。葉底有一點易碎、粘手,韌性不是很好,有一點我們說的那種腐質(zhì)感。這茶感覺不像春茶,從喝的角度上來說也不是特別像頭春茶。
下面說一下品鑒這個茶的一些心得:
首先這個茶肯定是經(jīng)過了相對比較重的萎凋,從它的茶香、茶味就可以得出這個結(jié)論。第一個問題這個茶的茶味不是很飽滿,有一些偏薄,飽滿度是不夠的。第二個問題是茶湯質(zhì)感也是偏稀薄,沒有濃稠感,水路也很粗糙。這茶苦味不重,但澀感相對來說比較重,化得很慢,不容易化開。茶氣比較弱,幾乎沒有明顯的體感。回甘有,在口腔里邊的面積不大,主要集中在舌面和舌的兩下側(cè),但也不明顯,比較弱,更沒有喉韻。層次感也比較單調(diào),完全沒有拼配茶的層次感比較豐富的那種感覺。這茶就是拼配,沒做到1+1>2的效果,拼配得不是很成功。
還有就是用料上的問題,用料不是頭春茶,應(yīng)該是春尾茶,也就是雨水下地以后我們說的二春茶,5月初到5月中旬的這種茶做出來的,不是純粹的雨水茶,也不是秋茶,秋茶的感覺和這個是不一樣的。像這種茶作為一個口糧茶倒還是挺合適的,如果要買回去存放,意義不是很大,因為品質(zhì)擺在這,品質(zhì)不好的茶再怎么存放都好不起來,經(jīng)過后期轉(zhuǎn)化也不可能變得比較好。
來源:老徐談茶,信息貴在分享,如涉及版權(quán)問題請聯(lián)系刪除